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  • 首页
  • 热点
  • 焦点
  • 百科
  • 时尚
  • 综合
  • 娱乐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 热点 > 北纬22°的创新坐标:深圳走向下一个春天

    北纬22°的创新坐标:深圳走向下一个春天

    发布时间:2025-09-12 20:59:17 来源:诸恶莫作网 作者:焦点

      沿着北纬22°的北纬纬线向西,南海之滨的创新春天深圳四季常青。

      年均22.5℃的坐标走气温常年驻留,这恰是深圳大脑思考与创新“黄金温度”。

      1980年8月26日,北纬深圳经济特区正式建立。创新春天

      45年来,坐标走这座城市把这份创新“天赋”,深圳写进了自己的北纬成长轨迹。

      你或许从未踏足深圳,但你的坐标走日常已悄然与它相连:清晨用腾讯微信发送的问候,出门搭乘的深圳新能源车,工作时使用的北纬电子设备,旅途中记录风景的创新春天运动相机……

      华为、腾讯、坐标走大疆、比亚迪、影石创新——这些从深圳成长起来的名字,早已跳出城市边界,嵌入了世界运转的万千角落。

      深圳崇尚速度,更懂得如何运用速度。

      电动车充电,只需一杯咖啡的时间;民意诉求,三天内响应并办结——深圳正将效率革命渗透到产业与政务的细节。

      开放,是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基因。

      从1980年进出口总额仅0.18亿美元,到2024年的6330.96亿美元,深圳的开放之路,是一场跨越式的奔跑。

      真正令深圳与众不同的,是它的创新脉动。

      如今,世界愿意来到这里“打包”创新。“深圳创造”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,持续刷新全球对中国创新的印象。

      深圳的基因里,始终写着“敢闯敢试”。

      1987年,科技体制改革破冰;2012年,商事制度改革提速;2021年,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扩区……

      深圳的每一步跃进,都以改革破题。

      一座城市最终的高度,并不只由经济成就定义,更取决于它给予人的温度。

      作为面积最小的一线城市,深圳把最珍贵的资源,留给生活于此的人,2024年近七成财政支出投向民生,守护着约1800万常住人口的幸福感。

      民生的背后,是治理与人才的同频共振。

      从建特区之初仅2名技术员,到如今人才总量突破700万——这份浸润在日常里的包容,正让这座城市生长出别样的温暖底色。

      45岁的深圳,已在世界创新格局中占据一席,正积蓄向前跃动的力量。

      这里有世界范围内难以复制的高效产业链、山海相拥的生态底色以及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。

      从经济特区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,深圳始终以“闯”为使命。

      北纬22°的阳光明亮,年均22.5℃的气温依旧滋养着灵感与活力。

      这座城市用45年将天赋转化为创新实力,将改革融入城市血脉,将民生刻进发展基因。

      热望未满,征程未半。这座被春天眷顾的城市,正带着45年的沉淀与温度,走向下一个春天的入口。

    ——数读45年——

      GDP:2.7亿元 → 3.68万亿元

      45年来,深圳地区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2.70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36801.87亿元,按不变价计算,年均增长18.8%,经济总量居全国内地城市第三位。

      规上工业总产值:0.84亿元 → 5.4万亿元

      45年来,深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0.84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54064.45亿元,按可比口径计算,年均增长26.4%,全口径工业增加值2024年为12409.13亿元,两项指标总量均居内地城市首位,实现从边陲农业县到“中国工业第一城”的蝶变。

      外贸:0.18亿美元 → 6330.96亿美元

      深圳进出口总额由1980年的0.18亿美元,提升到2024年的6330.96亿美元,按可比口径计算,年均增长23.9%,总量居内地城市第一位。

      科技:高新技术产业未成规模 → 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.5万家

      1980年,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刚刚起步,当时全市与科技相关的科研机构较少,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形成规模。

      创新: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 4000亿元 → 1.56万亿元

    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近4000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1.56万亿元,年均增长10.8%,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9.5%提升到42.3%,成为深圳经济发展重要引擎。

      2024年,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.5万家,现有102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1年居全国城市首位。

      商事主体:65家 → 440万户

     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,1980年,深圳经济特区建立时,深圳新增登记商事主体为65家;2024年,深圳新增登记经营主体56.2万户,全市商事主体累计存续总量440.4万户,商事主体数量、创业密度均居全国第一。

      教育:各级各类学校:314所 → 2987所

      45年来,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总数从1980年的314所增加至2024年的2987所。自2020年百万学位建设实施到2024年末,深圳累计新增基础教育学位82.5万个,增量居全国城市首位。

      文化:八大文化设施 → 1800多家文化设施

      20世纪80年代,深圳建设了深圳博物馆(老馆)、深圳图书馆(老馆)、深圳大剧院、深圳市体育中心、深圳大学等八大文化设施,成为深圳最初的一批文体地标。2024年,深圳已建成1800多家各类图书馆(室)、博物馆、美术馆、文化馆(站)。

      医疗:医疗卫生机构数:74家 → 5887家

      40多年来,深圳医疗卫生机构数由1980年的74家增加至2024年的5887家。2024年,全市三甲医院增至33家,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4.4张,社区健康服务机构达到970家,90%以上居民步入“10分钟社康圈”。

      住房:全国首个地方性房改文件 → 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0.5万套

      1988年,深圳率先启动全国首次住房制度改革,出台我国第一个地方性的房改文件《深圳经济特区住房制度改革方案》。

      45年来,深圳持续深化住房制度改革,不断加大住房建设和供应力度。2024年,深圳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0.5万套(间)、供应分配8万套(间)。

      志愿服务:内地第一支志愿者队伍 → 注册志愿者超400万人

      1989年9月,19名青年志愿者开通了“关心,从聆听开始”青少年服务热线电话,组建了内地第一支志愿者队伍,率先探索志愿服务社会化模式。2024年,深圳市注册志愿者超过400万人,占常住人口比例超22%;志愿组织数量达1.86万个。

      人才:2名技术员 → 700万人才

      深圳经济特区刚建立时,全市只有两名技术员:一名拖拉机维修员和一名兽医。如今,深圳各类人才总量突破700万大关,位居全国前列,连续四年位居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榜单前三位。

      人口:33.29万 → 1798.95万

      1980年深圳常住人口33.29万人,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835元,2024年人口规模发展为1798.95万人,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提升至20.57万元。

      就业:全国首个试行企业劳动合同制城市 → 就业登记超1200万人

      1980年,中外合资企业竹园宾馆和友谊餐厅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,深圳成为全国首个试行企业劳动合同制的城市。2024年,深圳就业登记人数超1200万人,新增就业20.7万人,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。

      统筹:李卓 曲广宁 杨磊 何山

      撰文:南方+记者 刘越亚

      摄影:南方+记者 朱洪波

      制图:钟烜新(即梦AI)

      整理:张会玲

    • 上一篇:石破茂辞职 日本经济直面哪些挑战?
    • 下一篇:全球媒体聚焦丨外媒分析 中国为何正成为全球绿色能源的领导者

      相关文章

      • 联合国人权专家谴责美国对国际刑事法院发起新一轮制裁
      • 提早布防,井岸镇基孔肯雅热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
      • 北水动态|北水成交净买入6.61亿 加码芯片股及创新药 機會揀炒小米(01810)超17亿港元
      • Peloton (PTON.US) 成本削减见成效:Q4 超预期扭亏为盈,新财年营收指引乐观
      • 孤独症学生入学遭劝退?校方和残联回应
      • 高盛发布2025美国银行业展望:大行Q2盈利超预期8%,首选美银(BAC.US)富国(WFC.US)花旗(C.US)
      • “省超”8月9日点燃战火,揭幕战:珠海华发VS梅州强民
      • 多部门提升中欧班列“东通道”运力,通关效率提高近10%
      • 或影响华南华东!9月底前还有三四个台风或热带低压生成
      • 提早布防,井岸镇基孔肯雅热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

        随便看看

      • 肇庆出台“媒体+”,全链路激活产业振兴新动能
      • 美股动态 | 台积电(TSM.US)上涨近7% 获得芯片关税免除
      • 广东六部门联合印发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
      • “再来一次还会去救!”东莞塘厦7名市民获认定见义勇为
      • 通讯丨鲁班工坊助力哈萨克斯坦学子逐梦世界技能舞台
      • 广州白云区山体滑坡现场搜救出第十名被困人员
      • 广东出台保护鸟类方案 六大任务筑牢生态屏障
      • 今日起降水减弱,天气趋炎热!地质灾害具有滞后性,需继续做好防御
      • 尹锡悦连续第八次缺席涉内乱案庭审
      • 俄美首脑峰会即将举行,全球市场情绪回暖
      • 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北纬22°的创新坐标:深圳走向下一个春天,诸恶莫作网   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