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  • 首页
  • 热点
  • 焦点
  • 百科
  • 时尚
  • 综合
  • 娱乐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 焦点 > 连续8年供港第一,“媒体+”激活河源畜牧业新动能

    连续8年供港第一,“媒体+”激活河源畜牧业新动能

    发布时间:2025-09-13 01:36:11 来源:诸恶莫作网 作者:知识

    连续8年供港第一,媒体+“媒体+”激活河源畜牧业新动能_南方+_南方plus

    “东瑞活猪24小时直达香港,远程监装技术让通关效率再提30%。业新”河源海关工作人员介绍。媒体+2025年上半年,连续河源供港澳活猪达14.83万头,年供同比增长4.2%,港第占全国供港总量的激活20%。

    取得这一亮眼数据的河源同时,在广东省“媒体+”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的畜牧加持下,河源市畜牧业正迎来一场从生产到品牌的全链条升级。作为供港澳活猪连续8年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的“明星产区”,河源正依托“媒体+”融合创新,将生态养殖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,探索“品牌强牧、产销共赢”的新路径。

    东源东瑞群丰基地年出栏40万头生猪楼房养殖基地全貌。

    东源东瑞群丰基地年出栏40万头生猪楼房养殖基地全貌。

    底子好,产业强

    畜牧业规模化程度名列前茅

    河源是农业大市,农产品资源丰富,拥有1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。近年来,河源加快发展产值超100亿元的生态畜禽产业集群,持续推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向300亿元关口迈进。在广东大力推动“媒体+”与各产业深度融合的浪潮下,河源积极响应,尤其是在畜牧产业领域,通过一系列举措,借助“媒体+”的力量,为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    河源畜牧业底子厚,水平高。目前,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(畜牧类)42家,其中国家级1家、省级16家、市级25家。2024年全市生猪年末存栏123.33万头,生猪出栏161.40万头;家禽年末存栏2020.8万羽,家禽出栏6125.3万羽。2025年上半年,全市生猪季末存栏128.72万头,生猪出栏91.16万头;家禽季末存栏1915.83万羽,家禽出栏3120.83万羽。如此庞大的养殖规模,为河源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    东源东瑞楼房养殖母猪舍。

    东源东瑞楼房养殖母猪舍。

    截至目前,河源市已备案生猪养殖场(户)(年出栏500头以上)约400个,在产在养生猪规模养殖场170家,现有大型规模生猪养殖场(年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或能繁母猪存栏500头以上)有28个,2024年出栏肉猪85.38万头,占全市的52.90%;家禽养殖以肉鸡养殖为主,主要以“公司+农户”模式为主的联农带农标准化养殖模式优势集群肉鸡产业,在河源“温氏、立华、和盛”三大公司发展1650余户合作养殖户中,三大集团公司肉鸡出栏量约占全市肉鸡出栏量的90%。规模化的养殖模式,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,还增强了市场竞争力。

    出口旺,水平高

    供港活猪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

    在供港方面,河源畜牧业成绩斐然。近年来,河源大力支持畜禽养殖场主动融湾融深,协调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在出口验放“快速化”上开辟绿色通道,对出口鸽子、鸡等鲜活农产品实行预约查检、优先抽样、优先检测,确保鲜活产品“零等待”“零滞留”,实现快速通关,抢“鲜”出口,持续打造好河源生态畜禽供港优质畜禽品质、品牌。

    东源东瑞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供港生猪首次发车启动仪式。

    东源东瑞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供港生猪首次发车启动仪式。

    据统计,2024年全市供港澳活猪约29.3万头,占全国四分之一,供港澳活猪数量连续8年居全国地级市首位,2024年供港冰鲜鸡超500万羽;2025年上半年,全市供港活猪14.83万头,同比增长4.2%,占内地供港澳活猪数量约20%,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。

    近年来,河源设施化改造得到推广,成功建设楼房养猪、多层设施养禽等高效养殖模式,智能化发展得到推动,全市大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基本覆盖现代工业技术,全部采用密闭栏舍、机械干清粪和智能饲喂设施和先进的环保处理工艺;标准化创建也取得成效,全市累计创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国家级14个、省级35个,省级现代化美丽牧场8个。标准化的发展,使得河源畜牧业在质量和效益上都有了显著提升。

    河源市温氏晶宝公司国家级标准化生猪屠宰车间。

    河源市温氏晶宝公司国家级标准化生猪屠宰车间。

    此外,河源还成功推动东源东瑞(船塘)现代农业综合体投产,探索建立建设完备的养殖废弃物处理体系,有效破解粪污综合治理“高投入、低产出”难题,项目每年可提纯天然气约1000万方,年均光伏发电约2000万度,可节约淡水资源约40万吨/年,年产有机肥约2万吨,树立起养猪行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新标杆。

    截至目前,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稳定在98%以上,大型规模养殖场稳定在100%,生态化的发展,不仅保护了环境,还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,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    在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中,河源“减抗”经验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典型案例。连平县东瑞农牧通过“养防规慎替”五步法,实现抗生素使用量下降40%,其经验被制成科普动画在短视频平台传播,带动全市500家养殖场参与减抗行动。

    养得好,卖得好

    紧跟政策探索创新发展模式

    8月22日,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、广东省饲料行业协会等8大行业协会联合发布《“媒体+”赋能广东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,以32项具体任务勾勒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,为全国畜牧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“广东样板”。

    8月22日,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、广东省饲料行业协会等8大行业协会联合发布《“媒体+”赋能广东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。

    8月22日,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、广东省饲料行业协会等8大行业协会联合发布《“媒体+”赋能广东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。

    作为全国畜牧垂直类“媒体+”融合发展的“标杆方案”,“媒体+畜牧”为各地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。不久前,河源也印发《河源市“媒体+”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》,锚定绿色崛起目标,依托“媒体+”新业态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,通过精准内容创作与多渠道传播,体系化赋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。

    东瑞公司生猪楼房养殖栏舍后端除臭间。

    东瑞公司生猪楼房养殖栏舍后端除臭间。

    从“养得好”到“卖得好”,河源畜牧业“媒体+”实践正释放多重效应:品牌溢价提升15%,合作养殖户增收超万元,供港澳市场占有率持续领跑。下一步河源还将开发“供港畜禽跨境电商平台”,探索活猪“云认购”模式,推动生态畜禽直通全球市场。

    “河源畜牧业在底子好、发展水平高的基础上,紧跟政策步伐,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。”河源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媒体+”不仅是传播工具,更是产业升级的催化剂。在“百千万工程”推进中,河源畜牧业的故事,才刚刚翻开新篇章。

    撰文:梁煜 丘海涛

    来源:南方农村报

    • 上一篇:欧盟驻华大使成都谈欧中合作关键词:对话、平衡、合作
    • 下一篇:匈牙利总理:欧盟已陷入解体分裂状态

      相关文章

      • 鲍威尔称美联储或需调整政策立场 市场解读为降息信号
      • 在六方面下功夫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推进2022年全省知识产权重点工作
      •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“百日行动”
      • 北京:贴近社会公众 做好科普宣传
      • 印度公布首艘核动力航母研制时间表:计划2037年正式服役,还将研发六代机,希望2030年有62架“阵风”战斗机服役
      • 广东开展2022年“广东开学第一课”(秋季)安全教育科普宣传活动
      • 辽宁省市场监管局举办特殊食品经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培训
      • 广西部署开展药品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
      • 印度计划建造核动力航母
      • 北京推进CCC免办工作便利跨境贸易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

        随便看看

      • 云浮罗定原创歌手刘园园:用歌声唱响兴乡梦
      • 广东省开展商品过度包装、“天价”月饼和蟹卡蟹券等问题集中整治行动
      • 湖北公布2022民生领域“铁拳”行动典型案例(第五批)
      • 青海省四部门联合开展散装奶规范管理专项督导检查
      • “上海精神”为多边合作奠定基础
      • 江西省部署开展食品经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宣贯培训
      • 海南省市场监管局提出五条措施加强鳄雀鳝经营行为监管
      • 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刘猛检查中秋节市场消费品产品质量安全
      • 超300名韩国人在美被抓 两国各执一词 一文梳理韩美“罗生门”
      • 云南省开展2022年“世界标准日暨高标准打造地理标志产品”活动
      • 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连续8年供港第一,“媒体+”激活河源畜牧业新动能,诸恶莫作网   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