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  • 首页
  • 热点
  • 焦点
  • 百科
  • 时尚
  • 综合
  • 娱乐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 时尚 > “最美医生”何建行:以无管技术改写胸外科手术史

    “最美医生”何建行:以无管技术改写胸外科手术史

    发布时间:2025-09-13 03:49:55 来源:诸恶莫作网 作者:娱乐

      2025年8月19日是最美医生第八个中国医师节,节日主题是何建“德馨于行,技精于勤”。行无写胸当天,管技中央宣传部、术改手术史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了2025年“最美医生”名单,外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(简称“广医一院”)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、最美医生胸外科学科带头人何建行荣膺殊荣。何建

      在医教研一线耕耘四十载,行无写胸何建行完成近2万台胸外科手术,管技带领团队不断创新诊疗方法:在国内率先开展肺癌微创手术,术改手术史积累过万成功案例;创造无管外科技术体系;构建肺癌智能筛诊治康全周期管理体系;开发实时裸眼3D手术系统……他与团队研发的外科多项国际领先技术,辐射海内外多家医疗机构,最美医生挽救了众多垂危的何建生命和家庭的幸福。

    何建行荣获2025年“最美医生”称号。行无写胸通讯员供图

    何建行荣获2025年“最美医生”称号。通讯员供图

      技术革新:用无管技术守护患者尊严

      早些年,胸外科被大家调侃为“凶”外科,手术要切开患者胸膛,去掉一根肋骨,伤口大,创伤高,术后患者通常无法进行重体力劳动。那时,手术室门前的氛围也格外沉重,家属神情紧张,担心会面临生离死别。

      “随着科技进步,现在医生应该考虑的不仅是要把病人救活,还要让病人有尊严地活着。患者的需求,就是我们不断改进和创新的动力。”带着这份初心,何建行把病人的临床需求视为创新的动力。他带领团队积极开展研究,只为找到能减小创口、缩短手术时间、加速患者恢复的方法。

      1994年,何建行率先在国内开始探索胸外科腔镜手术。他开始思考:在切口缩小的基础上,麻醉范围能不能也跟着缩小?为了“将微创进行到底”,他带领广医一院外科医生和麻醉师紧密合作,朝着精准麻醉的方向不断努力。

      2011年,何建行团队创新研发无管技术,实现胸外科手术从“大切口”到“无管微创”的革新。这项技术遵循“三无一少”理念:无气管插管、无引流管、无尿管、少疼痛,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术后并发症。

      从医生涯接诊过无数病患,一位来自湖南的戏剧表演艺术家让何建行印象深刻。“当时这位肺癌患者一度不愿做手术,担心一旦插管导致声带受损,会影响艺术生涯。”后来他在广医一院接受无管手术,术后仅12小时,就在病房唱起了戏。

    何建行(左二)进行查房。通讯员供图

    何建行(左二)进行查房。通讯员供图

      据统计,何建行团队创造的无管外科技术体系,令阿片类药物用量减50%、吸入麻药减90%、并发症降50%,45%的患者可于24小时内康复出院。“患者能自己走出手术室,门外等待的家属就能因为风险降低少些焦灼和担忧,手术室外就能少一点沉重的‘送别感’。这对患者、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都是好事。”

      目前,无管技术不仅覆盖了肺纵隔肿瘤切除、肺段切除、肺叶切除术等多种胸部手术,还在泌尿外科、心脏外科、移植科、骨科、妇产科、心内科等领域实现了跨学科的延伸应用。值得一提的是,它还被纳入哈佛医学院的教程当中。这项技术的推广和标准化应用,将让更多患者享受技术创新带来的福利。

      人文关怀:为患者谋福祉,为医者减负担

      在不断改进医疗方法的路上,何建行一直把患者放在心上。“从患者的需求、疗效,到术后的恢复、疼痛度的减少、疼痛期的缩短……每个流程都需要我们不断思考、不断改进。科研的本质是临床问题,最终要回归病人。”在他看来,医学科研不应只是实验室里冰冷的数据,而应是能真正缓解患者痛苦、改善患者体验。

      何建行对医疗技术创新的思考,还带着对同行的关怀。他发现,团队里的医生在连续操控手术机器人后,常常双眼发红、颈椎酸痛。“先进技术应该成为医生的助力,而不是负担。”于是他提出将裸眼3D显示技术与单孔机器人结合的想法,希望医生在手术中像看3D电影一样,操作既精准又舒适。提出想法后,何建行立即带领团队联合光学、机械工程师、国产机器人研发者反复攻关研究。最终,实时裸眼3D手术系统成功问世,医生无需佩戴3D眼镜就能获得清晰视野,减轻视觉疲劳和身体消耗。

    何建行(前排左一)在实施手术。通讯员供图

    何建行(前排左一)在实施手术。通讯员供图

      据何建行介绍,过去,一位医生做3到4台手术就疲惫不堪,如今借助裸眼3D手术系统,医生一天最多能完成16台手术。“年轻医生还能够同步感受到主刀的决策思维,缩短从二维影像到三维操作的思维转换时间,有利于日后的临床带教和对年轻医生的培养。”

      立德树人:传承“南山风格”,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

      何建行既是医者,也是师者。作为“全国模范教师”称号获得者、广医一院南山学院院长,他不仅致力于传授医学知识,更致力于推动教学改革,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国际化视野,不断擦亮“南山班”育人品牌。

      在学生们看来,导师何建行平易近人,总是与学生平等相处、自由讨论,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耐心引导。

      在团队实施的一次肺切除手术中,患者纵膈突然剧烈摆动,手术室气氛骤然紧张。团队初步判断是神经麻醉不够深入,但当时的麻醉方式效果有限,难以及时控制患者反应。虽然手术最终顺利完成,但这个突发状况还是让团队心有余悸。术后复盘时,年轻医生向何建行请教有无更优解,他并未直接给出答案,而是平静地说:“你去查查资料,看有没有人对比过不同麻醉方式的效果;如果没有,那我们就自己设计个方案,把问题解决掉。”

    何建行在广州医科大学授课。通讯员供图

    何建行在广州医科大学授课。通讯员供图

      从手术台上“长”出来的疑问,变成团队的科研课题。后续研究推进得出的成果最终反馈于手术中,优化了手术的麻醉流程,显著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。何建行对学生们强调:“科研是你做完一台手术,心里总觉得哪里还可以更好,必须让科研真正服务于临床。”

      “何教授不仅很有创新精神,而且愿意把这些新技术、新理念无私地分享给他的学生和同行。”广医一院胸外科副主任李树本跟随何建行学习二十余年,他被老师孜孜不倦的创新精神和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打动。在导师的言传身教下,如今李树本也成长为科室的骨干力量。

      深耕胸外科四十载,何建行的技术创新之路实现了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的跨越,人文关怀贯穿诊疗全程。怀着以患者生命质量为核心的信念,融医者福祉于深切关怀,他生动诠释了“德馨于行,技精于勤”的医者仁心。

      南方网、粤学习记者 翁均婷 廖昌艺吉(实习生)

      通讯员 粤卫信 广医一院

    • 上一篇:中国人民银行与欧央行等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
    • 下一篇:匈牙利总理:欧盟已陷入解体分裂状态

      相关文章

      • 年底建成投用!金湾区南水镇新增一农贸市场
      •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七类儿童用品消费提示
      • 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倾情“三问”抓快检 “五进”活动解民忧
      • 河北省开展专项监督行动!发现违法违规请举报!
      • 运营首年营收270万,粤海集团帮扶高州大联强村公司“跑”出销售新路径
      •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召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工作推进会
      • 陕西:优化营商环境再发力 服务企业发展再出发
      •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开展食品生产环节重点食品重点区域专项整治
      • 韩国首尔新增日间无人驾驶公交车线路
      • 严查!涉及未成年!江西公布十起案例

        随便看看

      • 外媒:美国开始从叙利亚撤出数百名士兵
      •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与湖南省知识产权局签署《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》
      • 守护未成年人!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开展整治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行动
      • 云南省12315热线上半年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600万元
      • 云浮罗定原创歌手刘园园:用歌声唱响兴乡梦
      • 违法行为可免罚?江西省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2.0版来了
      • 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上门服务解决企业“急难愁盼” 助力新建保健食品项目落地增效
      •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七类儿童用品消费提示
      • 中国选手获射击世界杯10米气手枪混团金牌
      •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醒:注意端午节、中高考期间食品安全
      • 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“最美医生”何建行:以无管技术改写胸外科手术史,诸恶莫作网   sitemap